王成是成都郫县一个普通农民。从年开始,他在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项目组的帮助下,成为村里最早的生态试验农户之一,开始对自家的土壤进行改良转换;弃用农药化肥,坚持生态种植,以避免农药化肥破坏土壤、污染河流,至今已有十年。
第十三站
王成家庭农场
农场主人:王成农场位置: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德镇安龙村农场面积:6亩组织形式:家庭农场生产投入:主要劳力3人,农忙补充2-3人地貌特征:平原耕作方式:生态种植种植时间:年3月至今
现有作物:应季蔬菜为主,稻谷,油菜,黄豆等作物为辅其他作物:冬至柚子加工食品:自酿郫县豆瓣酱
I时间酿造的郫县豆瓣I
每个四川家庭的厨房都有一瓶郫县豆瓣。
7、8月份,辣椒收获,是做豆瓣的好时候。王成一家开始忙着做豆瓣。
天气越热,地里的二荆条辣椒就红得越快,等人采摘。
地里的温度很高,我站一小会儿都觉得汗流浃背。王成妻子夏姐从早上就开始采摘辣椒,汗水在她的脸上没有停过。
摘好的辣椒,淘洗干净,控水滤干。
再把辣椒放进大桶,用特制的大刀,转着圈剁细。
剁辣椒是个体力活儿,除了用力,还得留心辣椒的粗细程度,太粗太细都要不得。
辣椒剁好再放盐。王成用的是无碘泡菜盐。
剁好的辣椒入缸,再发酵一段时间。
关键步骤:加入发酵的蚕豆,搅拌均匀,让它和鲜红的辣椒深度“谈恋爱”。
接下来,就是翻晒豆瓣。每天用香椿木做的工具,伸到土缸里,从下往上搅拌,让豆瓣充分与空气接触。看似简单,却是豆瓣最重要的工序。
好豆瓣需要经年晒制,细心料理。
自然发酵一年的豆瓣有点艳红,到了两年明显变暗红。豆瓣的味道也会从辣香到酱香,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也许只有时间知道。
I一个靠种地安身立命的人I
年12月26日,成都郫县安龙村,王成的院坝摆满宴席,客人是他的蔬菜订户。王成一家人用这样的方式,感谢城市消费者的支持和鼓励。
身处城市,能够吃到一个诚实的农夫种出的健康蔬菜,我很幸运。更珍贵的是,我在一个靠种地安身立命的农夫身上,看到他善良淳朴的天性,以及耕作在土地上的安定内心。
年10月,一个偶然的工作机会,我走进安龙村,认识王成一家人,母亲因病长期瘫痪,家里的农活全靠王成和父亲。
.10.11,王成和父亲在地里干活
那一年,在成都河研会的帮助下,王成拿出家里两分地当试验田。收集自家猪粪,发酵处理、杀虫灭菌,使之转化成清洁能源。用沼气煮饭烧水,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作为农家肥回田,用于生态蔬菜种植。
.4.27,消费者参观王成的田地
王成说,这跟以前种地有很大区别,“以前种菜很简单,夏天种豇豆,秋天种大白菜,有了病虫害就打点药,活路少,经常在家睡瞌睡。现在,种菜要顺应季节,有了病虫要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比如用辣椒水、蒜水驱虫,还经常下田里捉虫”。
.7.13,王成在地里干活
用生态种植的方式,种出的蔬菜,卖给谁?王成也是蛮拼的。他先学开车,再买了一辆二手小面包车,就开始了蔬菜配送。
头一天采摘蔬菜,整理分装。第二天早上4点钟就出发,送到消费者家,从每周一次到每周两次,风雨无阻。
.12.27,王成的名片
从最初的三家蔬菜订户,到现在近百家订户,王成一家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在王成的名片上写着:5亩自家农田,天细心耕耘,24小时新鲜配送,安心餐桌,保护环境。
消费者增加,有人建议王成扩大农场种植规模,王成却很认真地说,不想让父亲太辛苦,不扩大生产。他的诚实不仅收获了消费者的信任,也收获了爱情。年,湖南姑娘夏瑞莲通过媒体得知王成的故事,来到安龙村,两人一见钟情。次年,孩子的降生,给这个辛勤劳作的家庭增加了无限欢乐。
.6.2,王成一家三口
过了十年,再看王成这一路,十分不易。
年,在村庄被动员拆迁的大环境下,王成一家为留走徘徊,最终选择留守土地。但老天没有眷顾他们。当年,挂果的西红柿经不住白天暴晒、夜晚雨打,不久便蔫了,即使反复播种,也颗粒无收;气候转暖,田间虫害严重,果实蝇叮过的黄瓜,看起来好好的,采摘时才发现整条瓜都软了;周围弃耕种树的农户越来越多,村子里的庄稼少了,鸟群时常光顾王成家的地,啄食刚播下的菜种或已长成的庄稼,造成大量减产。
.2.2,王成的家和菜地
.12.27,王成的家和菜地
印象中,王成至少有两次在清晨给我电话,说面包车故障坏在马路上,我赶紧给他找修车师傅。对城市道路不熟悉,王成还经常收到交通罚单。
去年,王成的蔬菜配送改由快递配送。他想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在土地上,提高蔬菜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个靠种地安身立命的农夫,让我敬佩。
.3.26,王成家菜地的色彩
文/图张小猫
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治白癜风广州哪家医院好怎样控制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