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宝兴县 > 宝兴县车站 > 董进智现代农业路漫漫

董进智现代农业路漫漫

发布时间:2022/4/30 13:00:21
白淀疯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50426/4614894.html

董进智专栏

三、日记

5、现代农业路漫漫

说到现代农业,这里的种田人,那些满手茧疤的老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肩挑背磨一辈子,对那“洋玩意儿”,一个字:晕。还是那些不沾泥土、走南闯北的年轻人,开起腔来头头是道。

3月1日星期六

继续走访产业发展问题。还是往昨天的方向,边走、边看、边聊,再访了张伙组长张光陈。

(一)

总的来看,李伙、张伙、河心的农业仍然是传统农业。传统的农民,主要是老人和中年妇女,靠上一代传下来的经验种地。传统的产业,地退耕了,田里大春种水稻,小春种油菜,零零星星种点蔬菜、苗木,再养一两头猪、几只鸡。传统的耕作,家家户户的农具不外乎锄头、镰刀、背篼、粪桶。传统的规模,以户为单位,多的四五亩地,少的只有几分,一般每亩地毛收入二千七八百元,纯的不过一千六七。

当然,家庭从业结构、收入来源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青壮年农民绝大多数外出打工去了,绝大多数家庭的收入主要靠打工。张伙,一个三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在成都市郫县石材工业区打工。据他讲,工资是计件制,月收入高的时候上万元,少的时候也有四五千。在那里,干得多的,听说偶尔飙上一万四五。地震以后,在几个灾区县,我们看到,一点技术都没有的中老年妇女,就近到工地上打打杂工,一天少不了百十元。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特别是年轻人,不像以前那样看重土地、珍惜土地了。

但是,说到现代农业,这里的种田人,那些满手茧疤的老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肩挑背磨一辈子,对那“洋玩意儿”,一个字:晕。还是那些不沾泥土、走南闯北的年轻人,开起腔来头头是道。有的甚至扯到了国外:“你看人家美国,全部是机械化,像我们青龙场这个坝子,给人家一个人都不够种。”

(二)

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这几天青龙场的干部群众在产业上谈得比较多的是种猕猴桃。

对他们来讲,猕猴桃并不陌生,以前叫毛梨儿,山上都有,野生的。人工也种植过。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我在雅安地委政研室工作,随主任舒维双到龙门调研,就见过一位曾任过村干部的老头,种了一片猕猴桃。我们在地里跟他聊了一阵。老人家很风趣,在提到有人偷他的幼苗时,他笑着对我们说:“那是人家瞧得起我。”他还给我们讲了一些事,比如,老百姓种的玉米有两种,一种是本地玉米,喂出来的猪,肉好吃些,自己用;另一种是杂交玉米,喂的猪是杀来卖的。这两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后来我曾向许多人谈起过,近几年还偶尔提到。估计没种出名堂来,这次来问了好几位同志,都不知道。

龙门猕猴桃产业反映出的,实际上是雅安北部雨城(原小雅安市)、名山、荥经、天全、芦山、宝兴六个区县在产业发展特别是水果发展上的曲折,其中的教训值得汲取。

我年上半年从武汉调回雅安,在雅安地委政研室从事调研工作。那时政研室的重点,就在农村改革发展领域。当时雅安地区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中,兴起开发农业热潮,实际上是搞农业综合开发,有些涉及到这些年来大家关心的农业多功能开发问题。种植业上,药材、水果、茶叶、蔬菜、食用菌、林竹都在开发。水果当中,农业专家,包括川农大教授和地区农业局的技术员,都主张在北部几个县发展猕猴桃。据说,这些地方海拔米左右的山坡很适合猕猴桃生长。

我也在凑热闹。在武汉的时候,我曾买过一本叫《风雨行》的书,是著名学者童大林去新西兰等国考察回来写的,里边就讲了猕猴桃,说是从我国贵州一带引种去的。经过品种改良,取名奇异果,品质好,价格高,很多人种猕猴桃成了百万富翁。看了之后很激动,回到雅安向领导讲,向同事讲,向同学讲。有一次回老家清源乡(现在与仁加乡合并为清仁乡,实际上,上世纪50年代就是一个乡,也叫清仁乡)芦溪村。走到向阳坝,碰上小学同学赵昌林,现在的天全县委书记,当时是清原乡招聘干部。他们正在宣传推广种柑桔,好像全乡的任务是四五十万株。我向他作了反宣传,建议种猕猴桃。

“说得闹热。”干起来还得摸着石头过河,先试种,再示范推广。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雅安地区就在雅安市(现在的雨城区)八步乡一带试种猕猴桃。花了不少钱,好像两三年就宣告失败。原因很简单,苗子出了问题。说的是良种,实际上是实生苗。雅安八个区县,先后推广过柑桔、葡萄、苹果、桃子等,除南部的汉源、石棉县外,都因为土壤、气候的不适,很快就衰了。以柑桔为例,挂果后,果子越来越小,越来越酸,没人吃。不过以前在芦山县的苗溪劳改农场(早已改名川西监狱,迁到了成都市龙泉驿),后来一直在种猕猴桃,主要销往广州、上海,供不应求,价格高,效益好。但本地干部群众还在“怕井绳”。

应该说,雅安猕猴桃种植比苍溪、都江堰起步早。如果像那些地方一样,今天雅安北部,包括青龙场,其农业主导产业,很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三)

亡羊,还可补牢。在灾后农村产业重建中,县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条件,汲取过去产业发展中的教训,再借它山之石,把猕猴桃作为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另一个是茶叶)进行规划。青龙场正是发展猕猴桃的一个重点区域。据我观察了解,县上正致力于园区推动,思延现代农业园区的主要任务之一正是猕猴桃的种植示范和产品加工;龙头带动,引进龙头企业把农民带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政策激励,正在研究出台规划区内鼓励千家万户种植的办法;创新驱动,在农村改革上也将有新的偿试。这些,我认为,方向是正确的,路子是对头的,办法也是可行的。

关键还在沙场见兵。回到“现在而今眼目下”,我们来看看青龙场的老百姓,看看李伙、张伙、河心的村民们怎么想、怎么办?见到村民,一提起发展猕猴桃的事,多数都知道,都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xingzx.com/bxxcz/1380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90145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