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面对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四川省各救援队伍针对不同灾害种类,开展专业实战练兵,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目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统筹各方力量科学编制应急管理和消防事业“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等基地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自然灾害救援专班运行实效,抓紧修订编制冰雪灾害等各类应急预案,常态化组织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和地震、矿山救援等演练,继续强化值班值守,全面提高救援处置能力。
专班实体化运行探索灾害事故应对新战法
年汛期,四川应急抢险机制迎来了空前考验。
30余条江河先后出现超警戒超保证水位,8月16日,成都金堂遭遇50年一遇洪水,造成大量群众被困;8月17日晚,受强降雨影响,青衣江出现百年一遇洪水,导致乐山市市中区凤洲岛大佛坝村名群众被困。全省先后5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历史首次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
面对各地频发的险情,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统筹安排救援力量,多点多线开展抢险救援,抽调救援力量辗转跨区支援乐山、金堂、雅安,采用冲锋舟救援、冲锋舟与船只配合、大船和小船接力的方式对被困人员实施营救。在这次救援中,四川应急管理厅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专班发挥了很大作用。
年以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为优化提高应急效率和应急能力,形成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强大合力,组建工作专班,实行实战化运行,打造应急决策指挥的全新作战平台。
作为厅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应对工作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专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做好地震、地灾、水旱、森林草原火灾、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应对中重要时段、重要节点的重点工作,实行定岗位、定职责、定点位、定标准,在实战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指挥效能,还通过各项具体工作举措,推动市(州)局、区县应急部门和乡镇基层单位,全面提升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能力。
“在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信息后,专班会与基层应急部门一道,24小时在岗在位,不间断协调调度,准确掌握紧急避险等动态信息,为抢险救援赢得先机。”据悉,专班每天都会实时跟踪气象过程,指导、推动市州应急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援力量、救灾物资、应急预案方案等应急救援准备,确保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科学、安全、精准抢险救援救灾。同时,督促基层党委、政府把“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等措施落到实处。
据悉,为推动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专班有效运行,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建立了工作例会、联合准备、联动应对、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将系统谋划、整合资源,联合做好救援力量统计与编成、应急物资统计与配置、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指导检查市(州)等自然灾害应对准备工作。同时统筹协调救援救灾力量和资源,根据应急响应等级,对接各自然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及厅各工作组,多方协同,综合联动,有序、高效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救灾工作。
以练为战锤炼队伍过硬技能和作风
年6月,在四川雅安也上演着一场锤炼应急队伍实战能力的抗震救灾综合演练。
演练模拟雅安市宝兴县发生7.3级地震,造成震中及周边地区部分房屋倒塌,道路、桥梁损毁,矿井坍塌,山体滑坡,电力、通信中断,数百名群众被埋废墟和被困江河,上千名群众受伤,数千名群众亟需疏散转移,载有危化品的车辆在某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
一时间,队伍迅速集结赶往灾区参与废墟救人、矿井救援、山体滑坡塌方路段抢通、危化品泄露排险、水上救援等抢险救援工作,直升机轰鸣盘旋上空,挖掘机不停歇在泄流槽轴线两侧翻渣,16个演练科目检验了救援队的专业能力。
演练通过桌面推演、队伍拉动和现场实操相结合,全要素、全流程对抗震救灾各类场景进行演示,也全面检验了《四川省地震应急预案》最新修订成果,并强化灾害现场信息获取和通信保障,使科技支撑作用在辅助指挥决策中更加彰显。
年11月,四川盆地寒风凛冽,但距成都近公里的大凉山却阳光普照。由于气候干燥,凉山地区此时正处于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关键时期,一场“硬核”的“守护青山·”灭火行动综合演练正精彩上演。
“报告!这里发现雷击火。”从巡山员一声喊叫开始,社区、乡(镇、街道办)、县、州按照火情变化逐级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村义务扑火队、半专业扑火队、专业扑火队、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等先后进入火场扑救,直升机、无人机、气象设施、各种消防水车等灭火装备参与到战斗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大火被成功扑灭。
0年,四川省、市、县三级陆续开展应急演练,其中,省、市层面共开展应急演练50余次,磨合了协同联动应急机制,锤练了各类应急队伍的实战技能和作风,深入检验了各类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6月7日,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8个省(区、市)应急管理厅(局)负责同志齐聚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共同在《应急联动工作备忘录》上签字。8个省(区、市)将在工作互联、预案互补、能力共建、信息互通、力量互援、救援互动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过去一年里,四川强弱项、补短板、锻长板,加快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组建49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授旗,整合组建矿山救援队、危化救援队;推动出台《四川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实施细则》;推动实施“智慧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在多措并举的工作开展中,全省应急能力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