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县下达年省级文化发展专项资金1万元,该项资金专项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补助,宝兴硗碛锅庄李学全、硗碛多声部民歌杨明星两人获得此项殊荣,每人补助0.50万元。
你听过这样的歌唱吗?推开房门,空气沁人心脾,扯开喉咙高扬一曲;农田边,累了,吆喝一嗓子;村寨里,思念爱人了,深情唱上一句……没有任何伴奏的一曲清唱,却情真意切、余音袅袅。
这是来自大地的声音,这是宝兴硗碛藏族人心灵的歌唱。
李学全,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兴硗碛锅庄)第一代传承人。
一路风雨一路歌。怀着一颗赤诚的乡土情怀,而今,李学全把一腔的热情倾注在了收集整理锅庄舞的工作中。其间,经他收集整理的藏族民族的迎客歌、敬酒歌、祝福歌、送客歌、劳作歌等就有50余首。
“宝兴硗碛锅庄有自己的特点,但这些抽象的舞蹈表演形式很难直接放在展览馆,需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真正的保护,关键就在于传承。”李学全若有所思地说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40多年来,倾尽数年躬耕于乡土文化的李学全,洗净铅华,蓦然回首,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而今已然步入了壮年人生。面对灾后重建文化蓬勃繁荣的大春天,在挖掘民族文化的漫漫路途上,肩挑重任的他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跷碛藏族原生态多声部民歌传承人之一杨明星
生活在有着纯朴藏族民歌文化的硗碛腹地里,享受着民间文化的滋养,杨明星自幼就对民族文化怀有独特的情愫,民歌一唱就是50多年,老年时,又开始着手收集、整理、抢救这一民间瑰宝……
74岁的杨明星是宝兴硗碛藏族原生态多声部发源地藏族乡的村民,同时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宝兴硗碛藏族原生态多声部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