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遇上旧改,在居委工作的他们或许不会知道,自己真正的才华所在。东奔西跑、左顾右盼、上气不接下气……
从宝兴里到余庆里,半年内先后两个旧改地块的征收,让宝兴居委的干部们忙得喘不过气来。居委干部们需要耐心细致地投身于大量的群众工作中,化解种种矛盾,在关键时刻还率先带头签约,确保了旧改顺利进行,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得到实惠。
“每一次旧改征收,都是‘乘风破浪’的过程。”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丽华这样说道。也正是她的自信,在面对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难”的旧改工作时,显得极富张力。
从去年开始,宝兴里仅用天完成证居民、%自主签约、%自主搬迁,上演了上海旧改征收新传奇,并荣获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两项荣誉称号。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徐丽华的辛苦不言而喻,就在肩上的重担还未完全卸下时,余庆里旧改征收工作便接踵而至。今年,外滩街道旧改征收地块之一的余庆里,有证在宝兴居委,涉及居民人。如何把“宝兴旧改群众工作十法”运用到余庆里的工作中,甚至更好地完成任务,成为了摆在徐丽华面前的一道难题。
余庆里和宝兴里之间仅隔了一条马路,不少居民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当余庆里旧改消息一出,居民们早就向宝兴里的老街坊们互相打听。“房源少,补贴形式不同,签约奖励的机制不一样……”这样的声音在余庆里第一轮征询前此起彼伏。
居民各式各样的疑惑和问题,徐丽华第一时间传达给街道相关部门,然后通过召集征收事务所的经办人、公信人士、律师、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听证会,将大家的疑惑摆到台面上说,并让专业人士对政策和旧改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症下药。面对党总支书记的直言不讳和专业人士的有理有据,一些居民虽然嘴上会调侃抱怨几句,但在签约过程中却十分配合。
“这次余庆里旧改牵扯的精力很多,各种困难也比较大。”在余庆里“二次征询”签约期间,有几户家庭因为牵涉到利益分配的问题,矛盾不断升级。徐丽华依然记得和王家十几口人在桌前坐了整整8个小时的情况。
王家房屋产权情况异常混乱,涉及第二代、第三代继承人,各种赠予关系,还有产权人死亡、产权人不在沪等种种特殊情况。花了半天时间,徐丽华才从这一家人的描述中,逐渐理清了人物关系,当她通过画笔将王家的结构图讲述给征收所的经办人时,工作人员对徐丽华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如果不是非常了解居民区工作,谁能知道得这么详细,你这个书记真是不简单。”
按照政策规定,经办人给王家兄妹做了耐心、细致地讲解,就当大家觉得胜利在望时,王家大姐又临时变了卦。而此时已经凌晨,大家都非常疲惫,徐丽华反而微笑道:“没关系,你走吧,我们就在这等你。”她告诉记者:“当时大家都已经进入深夜疲惫的状态,都无心争辩和细算,但很明显这是在打心理战,我不能上头。”
截至11月14日,余庆里第二轮征询意愿征询达到生效标准,整个余庆里旧改地块涉及三个居委,有近户居民需要搬离。除了一些有家庭矛盾的居民还需要不断做工作之外,另一些积极配合旧改工作的居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社区中的独居老人、孤老、高龄老人习惯了周围的环境,所以临时过渡的房子还是希望就近解决,再加上老人们对养老院普遍都“心存芥蒂”,导致他们不能尽快搬离现在的房屋。
面对采访,徐丽华道出了旧改中存在的现实困难,但困难越大,她越要将问题考虑周全,以愈发从容和自信的态度面对压力,真心实意地为居民付出。徐丽华表示,目前居委也在努力想办法,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比如,联系熟悉的中介公司帮忙积极寻找房源,“只要有合适的,就会提供给有需要的老人。”
旧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居民区里各式各样的案例,各式各样的问题,在征收中还有很多,全靠居委干部耐心细致地做通群众工作,才将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积累了多年的家务事、邻里事梳理出头绪。
在宝兴,弄潮搏浪的“华华子”始终带领着团队勇往直前,有独立自主的思考,更有初心使命的坚守。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新生活,他们将继续披荆而战,踏浪前行。
作者丨李洁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
编辑丨木子
本文为外滩周到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往期
精彩
——如果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来稿联系后台,一起聊聊外滩周边的那些事儿
(图文编辑系“外滩周到”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你这么好看,一定“在看”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