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宝兴县 > 宝兴县车站 > 大熊猫ldquo巴斯rdquo她

大熊猫ldquo巴斯rdquo她

发布时间:2021-1-14 16:29:17

巴斯

新华网福州11月23日电(记者王文清)11月27日,“中国首届保护老年熊猫研讨会”将在福州召开。28日,高龄大熊猫“巴斯”将迎来35岁生日。那么“巴斯”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关于这三个终极命题的答案,将是一部穿越千万年的大熊猫百科全书。

大熊猫得名很乌龙“巴斯”不是猫

“巴斯”是福建福州大梦山上、西湖畔的一只雌性大熊猫。可是“巴斯”是猫还是熊?

关于大熊猫分类地位,普通人有疑问,多年来科学界也是争论不休,迄今仍未取得一致。

年,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milneedwards)对在四川穆平(今宝兴县)获得的标本牙齿和骨骼重新研究后,得出一个新结论,他认为大熊猫只是在形态上与熊相似,而在结构上与小熊猫和浣熊相同。20世纪80年代以后,争论逐渐形成两派——熊科、大熊猫科。

不仅如此,大熊猫的名字也来得很乌龙。近代大熊猫的中文名称早期叫“大猫熊”或“猫熊”,20世纪30年代,大熊猫刚在重庆北碚平民公园展出时,初次发表新闻,偶然被排颠倒了,成为熊猫,之后就一直被称为大熊猫,也就被人们所公认。

由此可以肯定的是,大熊猫不是猫。

“巴斯”从远古走来孤独的“物种活化石”

“巴斯”的祖先是始熊猫,从目前的化石记录看,始熊猫已有万年的历史。大熊猫的化石分布位置广泛,从北京周口店到江南各地,直抵越南和缅甸东北部。距今约1万8千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衰落,大部分动物灭绝,唯独大熊猫在这次劫难中生存了下来。

过去的一万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地侵噬大熊猫的自然领地,迫使素有“物种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退缩隐居于陕西的秦岭,四川、甘肃的岷山、四川的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等六大山系的高山深谷之中。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表明,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多平方千米,现存野外大熊猫只左右。

而上文提及的宝兴县不仅是大熊猫的模式标本产地,也是“巴斯”的福地与第一次重生的地方。

年2月,四川省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内漫山遍野的箭竹都开了花,“巴斯”孤独地流浪到了宝兴县一个叫“巴斯沟”的地方寻找食物,不慎落入河中,被女社员李兴玉冒着生命危险救起,迎来第一次新生。在这一年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内因为箭竹开花而被饿死的大熊猫达到了只,幸运的“巴斯”由于人类的热心相救逃离了死亡的魔掌。

“巴斯”从福州走向世界赢得齐声喝彩

迎来第一次新生的“巴斯”注定不是一只普通的大熊猫,他的传奇一生才刚刚开始。

年,她去美国圣地亚哥市演出时,万人空巷一票难求,为了看“巴斯”3分钟的演出,市民要排队5个小时以上。圣地亚哥市市长说,中国福州的大熊猫来了,我们的城市掉进了“爱河”。

大熊猫作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不仅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而且在促进国际科研合作、公众教育、文化交流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目前,人类为大熊猫种群复壮进行着各种各样卓有成效的尝试和努力。其中,易地保护、开展多学科的大熊猫研究工作是重要一环。根据中国动物园协会对全世界圈养大熊猫数量的统计,截止到年,全世界共有只圈养的大熊猫,“巴斯”正是其中一员。

“巴斯”所在的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在大熊猫科研方面目前已取得了十多项科研成果:首次完成大熊猫白内障手术;不用麻醉和捆绑,对大熊猫施行静脉采血,静脉输液长达1小时,创大熊猫医疗史记录;与中科院合作研究课题,成功克隆出世界首例“异种大熊猫胚胎”,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这些成果使得该中心在国际大熊猫研究中走在了前列。

过往的成绩“巴斯”功不可没,但“巴斯”的功劳远不止于此。

11月27日,“中国首届保护老年熊猫研讨会”将在福州召开,届时大熊猫饲养和科研领域的专家们将齐聚榕城,分享探讨大熊猫保护的一线经验和数据,并借此打造常态化的老年大熊猫研究交流平台,提升老年大熊猫保护中的人文关怀,凝聚关爱老年大熊猫的社会和学术共识。

来源:新华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xingzx.com/bxxcz/844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9014565号-1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