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谭曦编辑:王漠沙
腾讯新闻出品
10年前,自小爱茶的成都人王龙开始自己烧炭煮茶,寻找属于自己的茶味。他每月驾车去成都郊外寻求适合自己的山泉,每年要烧百十来斤的橄榄碳和荔枝碳。
清晨,成都人王龙的小院里潮湿寒冷,腊梅盛开暗香浮来。王龙早晨一起来,就从屋里端出他的红泥小火炉,坐在腊梅树下烧旺一炉炭火,烧水煮茶。因为炭火烘烤,他坐的石凳周围也渐渐暖起来。
王龙生于宝兴县民礼乡的一户人家,父亲是村里的老师,一生都爱喝茶。家中院子里有几株百年老茶树,11岁那年他采摘茶叶后,在自家的土炉里烘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份茶,“父亲表扬我茶叶做得好”,从此王龙就爱上了茶。
“啖三花”是成都人爱喝茶的代名词,看似人人都会泡茶,用烧开的水往杯子里或茶壶里一冲就行了,但是久居成都的王龙,走访了很多茶楼茶坊都难找到能打动自己的那个茶味,10年前他决定自己烧炭煮茶,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茶味。如今每月王龙都要驾车去成都郊外寻求适合自己的山泉。
王龙烧的碳很特别,一颗颗都是乌黑的橄榄核,红炉内蓝色焰火跳跃着。腊梅花香中你还能隐隐闻到一丝“炭香”。
煮茶前王龙要把他制作的“凤凰单丛”茶在铸铁铜胎的炭炉上烘焙,这样泡出来香气更盛。
红泥小火炉据说在唐朝已经十分风行,王龙的这个红泥小火炉是民国时期所制作的,得来非常不易。“活水仍需活火烹”,王龙银筷添碳羽扇煽风,他很是享受风炉烧水煮茶的过程。
王龙要把他烧炭煮茶的过程分享到朋友圈,朋友们经常抱怨只能隔空品茶香。
红炉内蓝色焰火跳跃很是好看,资深茶客们能细细品味出融有榄香的茶水。
成都多爱茶的人很多,但是很难寻找到像王龙一样痴迷独自品茶精妙之处的茶人。水生幽香,味质醇厚,这些器具和碳都价格不菲。这是王龙收藏的一套曜变天目茶盏。
纳古今茶器的他如今已收藏了上千件茶器,从古茶器中去挖掘探索古人饮茶之法,品饮之道。这是他收藏的一个酱釉茶盏托。
王龙收藏的一个兔豪茶盏。
王龙收藏的一个精致银茶托。
寻味之路让王龙一发不可收拾,探访古老茶树,摸索手工制茶的细微感悟,“现在每年我都要烧百十来斤的橄榄碳和荔枝碳烘焙茶叶,为了满足自己的舌尖,偶尔也给朋友们开开荤。”
安安静静的看一下午书,品一壶茶,这样的生活王龙很是享受。(白癜风医院哪家最权威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