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古物都有着一段历史和故事
让我们共同分享收藏过程中的乐趣
欢迎您转发,留言和参与投稿
溯源前世
“首饰”二字是对能佩戴的装饰品的泛义称谓,在古代俗称“头面”,泛指装饰于头部发型、额头、颈脖、耳鼻、手臂、手指等身体部位男女所用的装饰品。“老首饰”在时间界定上通常指年新中国成立前生产的首饰。年前生产的银首饰则被统称为“老银饰”,在收藏界简称为“老银”。我们的老祖先,在生活劳动中将发现的自然界中美丽的贝壳、石头之类的物质穿孔、串接起来佩戴,这就是首饰的起源。随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这种人类装饰物不断丰富起来,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至明、清两代,这种有艺术表现形式达到创作的鼎盛时期。
到了清晚期至民国,全国已形成颇具规模的首饰市场,首饰制造加工业空前繁荣,人们对首饰的追求,使佩戴首饰成为文明生活的主流与时尚,这当中尤其以银首饰最受民众追捧欢迎,成为上至权贵,下至普通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物件。晚清的银首饰受当时经济和人文主义个性表现形式的影响,追求整体的和谐美。银首饰在民国时期受外来文化审美观的影响而注入了新的表现内容,此时的银首饰制作业,手工与半机械加工盛行,有了专门的银楼店铺经营,并且出现了字号款识。
古艺匠心
首饰发展到清代,已经形成发饰、手饰、颈饰、耳饰、胸饰、带饰等系列类别。发饰主要包括簪、钗、步摇、扁方、双尖、单尖、胜、金钿、栉、发卡等品种;手饰主要包括臂钏、手镯、戒指、手链等品种;颈饰主要包括项圈、项链、项坠、吉祥锁佩等品种;耳饰主要包括耳环、耳丁、耳坠等品种;胸饰主要包括压襟、胸针、领针等品种;带饰也称挂件,主要指悬挂在腰带上的实用物及装饰物,就不一一枚举了。清代、民国时期,制作首饰的首选材质就是银。老银首饰的主要制作工艺是花丝工艺和镶嵌工艺。
首先,介绍下花丝工艺。它是在金银饰片上,用金、银加工成丝,经过盘曲,根据装饰部位的不同,搓制作成不同编纹样的花丝,如拱丝、竹节丝、麦穗丝等,然后用不同样式的丝,掐制成不同的图案,再经过不同的工艺制作生产出精致的首饰。花丝工艺的制作方法通常用“堆”“垒”“编”“织”“掐”“填”“攒”“焊”八字来概括,其中“掐”“攒”“焊”为基本技法。
接着,介绍下镶嵌工艺。它是运用“锉”“削”“錾”“镶”“嵌”的方法,将金银薄片打成器形,用錾子刻出花纹或把一些铸花、镂空花、金银饰片、珠宝玉石镶嵌在所制的饰品的制作方法。它既可以和花丝工艺结合,也可以独立成活。镶嵌工艺包括实錾和实镶两大类。实錾又分实作和錾作两部分。两者使用工具都是錾子、锤子。实作是素胎錾,将金属板材直接打制成形状、图案、成品。錾作是在首饰的素胎上錾刻出各种图案花纹,表现方法包括“阳錾”“阴錾”“平錾”“镂空”,基本技法包括“勾”“落”“串”“台”“压”“采”“丝”“戕”;实镶是用多种锉削方法在首饰部件或产品上镶嵌玉石和片材的工艺方法,表现方法包括“金银锉”;“平脱法”;“贴金法”;“蒙镶”;“锼花”;“木嵌银”;“铁嵌银”等,基本技法包括“锉”;“抠”;“崩”;“锼”;“挤”;“攒”。受篇幅限制,关于老银首饰工艺技法部分就不详细展述了。
银工流派
谈到老银工,就不得不简单介绍下清代、民国时期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意义的银工流派及其特点:
京工:以北京为中心的京畿之地。河北的银楼多偏京工发展,其中为皇族订制所用,非常严谨,自成一派,著名银楼众多,例如:安华、宝恒祥、宝华、天宝、宝成等等;
闽工;福建地区,出产了众多明风卓越、清风精致繁复的银制品,尤以高浮雕、烧蓝彩著称。清早期高浮雕手镯及人物大锁、彩蓝彩人物手镯及人物大锁、烧蓝彩人物花卉银簪及压襟,等等,都是老银收藏的顶级藏品。福建银工手艺多以家族作坊代代相传为主,为此,史料记载的银楼多集中在福州、泉州、厦门、漳州等地,例如:福州华珍、福州祥镇、泉州玉楼春、厦门宝成、漳州宝源等等。然而,在清代、民国时期,闽中(莆田庄边、新县山区一带)、闽北(三明尤溪、沙县山区一带)、闽东(宁德山区一带)地区是家庭首饰作坊的集中地,制作了无数美仑美奂、艺术水准远在银楼制品之上的金银饰品,特别是莆田烧蓝工、高浮雕工可谓玉树临风、傲视全国同业。当今老银收藏爱好者都以收藏有莆田顶级烧蓝工、高浮雕工银饰为荣。
晋工:山西大号项圈锁和厚重手镯独具特色。著名银楼例如:太原宝诚、太原天聚增、太原和盛、太原裕兴恒元记、大同德盛荣等等;
徽工:以安徽为中心,辐射浙江、江西一带,细腻的人物扁方(徽扁)、人物手镯、人物锁都为后世收藏追捧。著名银楼例如:芜湖宝成、芜湖凤祥、芜湖老宝庆、安庆宝成、蚌埠老凤祥等等;
苏工;以苏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生产了很多工艺精致细腻的银饰,深受收藏界喜爱。著名银楼例如:苏州恒孚、南京宝庆、常州懋大、镇江凤祥、扬州宝庆等等;
浙工:浙江主要银工产地是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等地。著名银楼例如:杭州信源、杭州乾源、宁波方聚元、宁波方九霞、丁宝华等等;
海派工:最早开埠的城市,如上海、天津、青岛、烟台、威海,生产了很多结合西方生活方式、融入西方元素的金银器饰,知名银楼众多。著名银楼例如:上海杨庆和、上海庆云、上海宝成、上海裘天宝、上海凤祥,天津天兴德、天津物华、天津恒利、天津三义、青岛万宝,烟台宝兴,威海文华顺,等等;
江西工:江西近代银楼业影响了周边湖北、湖南两省银楼业的发展,而宜春镶玉银锁则极具地域特色。著名银楼例如:南昌胡源兴、南昌宝庆、九江涂茂兴、九江宝成、宜春宝华等等;
河南工:河南明代填漆(错金银)银饰和晚清博爱县烧蓝银锁都为后世争相追捧。著名银楼例如:开封万福楼、开封老凤祥、新乡同和、郑州百华、洛阳宝成等等;
两湖工:湖北湖南两省近代银楼业都非常发达,著名银楼例如:汉口邹协和、汉口宝成、汉口老天宝、汉口物华、汉口同丰、长沙余太华、长沙李文玉、长沙同丰、长沙文元等等;
陕西工:虽然在唐代,陕西金银工代表华夏最高水准,但近代,因常年战乱,金银业制作水准再无盛唐遗风。此时,著名银楼例如:西安老凤祥、西安宝成、西安宝丰镒、西安宝光、西安宝源等等;
广东工:以近代广东专门生产出口银器的“广十三行”最为著名,著名银楼例如:广州西盛、广州朱义盛、潮州千盛、潮州千祥、汕头晋兴等等;
西南工:四川成都“丽生”银楼无骨脱胎花丝银器以精美著称,著名银楼例如:成都丽生、成都五凤、等等;重庆和汉口、南京、上海贸易往来频繁,很多大银楼到此开分号。例如:重庆宝成、重庆杨庆和、重庆天宝成、重庆凤祥、万州宝成等等;云南“岳记”乌铜走银、银胎乌银独具特色,著名银楼有:昆明福源盛、昆明宝成、昆明宝光、等等;贵州、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苗银、壮银和服饰搭配成套;
东北工:东北大扁方和轨道手镯展现了东北人粗犷豪气的特点,颇受东北收藏爱好者喜爱。著名银楼例如:沈阳萃华、沈阳永盛育、营口世兴、长春物华兴、哈尔滨海北天等等;
藏银:藏传银器饰,多与佛教题材有关,虽然含银量不高,但受到藏文化爱好者的追捧。
传承今生
21世纪已步入第20个年头,全国金银制作加工业已呈区域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如火如荼,这当中的翘楚就是莆田市。本文的展望篇就来概述下这片神奇热土方兴未艾的金银制作加工产业。莆田市,古称兴化,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美誉。自古以来,中原华夏文化与闽越文化交融,激活了兴化大地钟灵之气。莆田人文荟萃,民间工艺美术硕果浩若繁星,既是“中国木雕之城”“全国工艺美术之乡”,还是“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银饰之乡”“中国银饰城”“中国黄金珠宝首饰之乡”。业内有个说法“10个珠宝商、8个莆田人”,莆田人在全国各地从事金银珠宝行业的企业超过2万家,年销售额超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销售的三分之一。莆仙方言称加工金银珠宝首饰技艺为“打金”,有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愿莆田“打金”业对传统金银首饰手工制作技艺深入挖掘、保护与传承,让这一走过前世的古老行业在今生散发出更大的魅力,让莆田的工匠精神散发出更加耀世的光芒!
注:笔者系一名老银收藏爱好者,本文附图皆为福建莆田工老银饰。
作者简介:郭锋,网名:湄洲泉友,福建莆田人,曾就职于国企,后辞职寻找诗与远方,摆过古玩摊,玩过古艺拍,创业过公司,辅佐过科企。现受聘助力当地著名青年创业协会。虽时过境迁,仍初心不改,低调行走古玩圈。
以下是古物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