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青筠 > 宝兴县旅游 > 严防次生灾害芦山地震灾区积极应对震后首

严防次生灾害芦山地震灾区积极应对震后首

发布时间:2023/4/11 14:41:13

四川在线记者周海波薛维睿雅安观察游玲罗光德姜丽张超黄刚

00:55

6月4日,截至深夜23时记者发稿时,“6·1”芦山地震共造成雅安市人受灾(宝兴县人、芦山县人、雨城区83人、荥经县40人、天全县人、名山区人),造成4人遇难(均在宝兴县)、42人受伤(宝兴县31人、芦山县11人),1人失联(在宝兴县)。受伤人员已全部落实救治措施。目前,灾区社会秩序平稳,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3日深夜至4日上午,芦山地震灾区遭遇震后首次强降雨。雅安积极应对降雨天气过程,全覆盖排查安全隐患,严防次生灾害。

全覆盖排查严防次生灾害

群众上报地灾隐患能获奖励

3日下午5点,芦山县飞仙关镇干部彭芝丽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降雨蓝色预警信息,立刻行动起来。

“我们立即安排镇内12名监测员到岗,对镇内宋家沟等3个山洪沟及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预警。”彭芝丽说,“每隔一个小时便开展复查巡查,通宵值班监测,严防发生次生灾害。”

芦山县降雨最大值为飞仙镇宋家沟45.2毫米。飞仙关镇宋家沟的应急小分队将现有43户人全部组织转移,通过投亲靠友方式或集中统一安置到村委会,确保村民安全。宋家沟地灾监测员宋永强与该村老党员宋永贵成了A、B岗,24小时不间断持续加强降雨地灾预警监测。

3日晚上,对于芦山县太平镇副镇长张曾勇来说也是一个不眠夜。“太平镇部分区域山体已经出现垮塌、掉石迹象,遇到降雨有可能会造成更大次生灾害。”张曾勇平时负责镇上的应急管理和自然资源工作,他第一时间便赶往胜利村白象寺组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山洪灾害隐患点,安排转移了62名群众到安全地点。

“这两天还接到了当地群众上报的隐患信息。”4日一早,张曾勇和队员立马行动起来,从群众上报的点位开始排查。“路边有山坡滑下的小石头”,在胜利村崩塌现场勘查时,张曾勇把基本信息写在记录本上,然后拿手机对现场进行多角度拍摄。常年基层工作经验让他有了初步判断:此处是地震诱发的崩塌灾害,要加强监测,并迅速上报。

“今天早上去中槽头(小地名)看了看,隐患点是一处长10多米、宽约7米的悬崖处大石头,已经出现了约40厘米宽的裂缝,专家组初步判定为地灾隐患点。”张曾勇说,3日晚接到村民汪军提供的隐患点线索后,胜利村村组干部兵分两路,一组和地质专家顺着山坡勘察现场,另一组负责将7户受威胁村民进行了转移。

6月4日,芦山还出台了《芦山县地质灾害隐患报告奖励办法(试行)》,鼓励村民及时发现并上报地灾隐患。宝盛乡凤头村村民李燕发现一处疑似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及时上报,经有关部门现场勘测核查,确定该处为地质灾害隐患点,李燕成为该奖励办法试行后的首位获奖者,获得元奖励金。

转移名受威胁群众

加快新华壅塞体科学处置进度

截至4日12时,“6·1”芦山地震抗震救灾灾害监测与防控组先后排查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处、在建治理工程25处,复核已销号隐患点处、已治理工程处,排查山洪危险区17处、堤防8处、灌溉水库5座、供水工程22处、灌溉工程处、河道壅塞1处。

抢险救援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华壅塞体位于宝兴电站大坝上游米,主要由石块和树木叠积形成,水量约17万立方米,左岸公路上有山体滑坡堆积物10万立方米,受此威胁的余名群众已全部转移;已在雍塞体附近设立应急设备,实时监测水情数据,并每4小时更新发布专报。目前,环境安全形势总体良好,未发生地震次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

地震发生后,指挥部调集、出动抢险人员43人、重型装备9台、功能型装备8台,对新华壅塞体险情进行处置。但因前往壅塞体的新华隧道发生垮塌尚未抢通,目前已有1台挖掘机通过预埋涵管抵达右岸开挖泄洪渠和扩宽作业面。

地震发生后,新华隧道塌方2万立方米泥石,道路交通抢通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四川康藏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宝兴分公司经理陈俊说,“由于新华隧道路段被塌方埋掩,目前考虑从隧道外部开挖一条米左右道路,且需要从过去滑坡覆盖的山体上,修建长约米的路基,才能成功打通这段道路。”

3日夜至4日晨降雨后,国道线蜂桶寨外郎坪段发生小型山体滑坡,待清障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新华隧道备用绕行道路开挖工程施工。“目前,我们正加快科学处置进度,尽快完成壅塞体处置。”陈俊说。

进行房屋安全性评估

贴“红黄绿标”分类处置

震后第四天,宝兴逐渐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居民房屋安全性评估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下午4点,宝兴县灵关镇大渔村,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工作人员朱兵已对全村41套房屋进行了评估,“重点排查房屋的梁体和柱子,通过观察裂缝的深浅、长短,再进行判断。”朱兵说,经初步排查为黄标和红标的房屋,会再全面进行房屋结构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再决定是加固维修或直接拆除。

4日中午1时许,在宝兴中学安置点,已经居住了3天的竹朝惠开始打包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家。“根据房屋鉴定,我家的房屋安全,可以居住。”竹朝惠说。

“你们也可以回家看看了。”此时,宝兴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黄菲正挨个走进帐篷,核查登记信息,通知各家的房屋评估结果。

宝兴县灵关镇大渔村工作人员正在张贴标识

“根据统一安排,我们将房屋安全性评估的初步结果划分为红标、黄标和绿标,分别代表着房屋禁止使用、暂停使用和可以使用。”黄菲介绍,宝兴中学安置点将于6月5日开始拆除,家中房屋为绿标的居民今天就可以回家,房屋为黄标和红标的居民则将按照统一安排,住进条件更好的过渡安置区。

当天,宝兴县共分配了6个小组深入各个乡镇开展房屋安全性评估工作。在灵关镇,宝兴县住建局副局长沈雷的手机响个不停,灵关镇各个村的房屋评估信息不断汇总到他这里。“到了乡镇,我们会将小组成员再进行拆分下到村组,提高工作效率。”沈雷说,对房屋评估为红标和黄标的居民,会由镇、村进行统一就近安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xingzx.com/bxxly/1586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90145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