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是穆坪镇新光村的传统产业,为了使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今年,新光村引进麦冬种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当地贫困户和群众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
四月,万物繁盛,一派生机。记者来到穆平镇新光村观言组,30余名地方群众正在村支两委的带动下忙着耕种麦冬。搬运、松土,播种......现场分工配合,井然有序,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穆平镇新光村共有居民户,常驻人口人,全村耕地面积亩,人均0.67亩,林地亩,人均2.22亩。面对耕地少,林地多的现状,村支两委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全村主要以种植猕猴桃、中药材和养殖生猪为主。虽然都是优质产业,但产业链较为单一,中药材一类的作物经济效益见效缓慢,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在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的情况下迅速增收,成了村支两委“头疼”的问题。这时,村里的第一书记谢冬梅想到了种植麦冬。“我也是一次偶然回老家看望外婆,在交谈中得知家里人正在种植麦冬,成本低、收益高,又具有成熟的市场,销路不愁。”谢冬梅来自中国麦冬之乡——三台县,对于种植麦冬的优势非常清楚。从三台回到宝兴后,她便萌生了带动新光村村民发展麦冬种植的念头。“新光村是宝兴县城的一块“后花园”,又临近国道,如果发展农贸市场等其他村集体经济都不会太理想。”谢冬梅告诉我们,麦冬种植灵活、管理容易、收益较高,在分析了新光村优劣势后,她越发坚定引进麦冬产业的决心。“新光村这个地方本生就有野生麦冬,村里也有小部分村民自行种植,天气、地理环境都非常适合种植麦冬。”穆平镇新光村村支书杨永兴说,经过村支两委多次开会研究和实地考察后,最终决定将麦冬种植作为发展本村集体经济的产业支撑。结合新光村实际,村支两委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引进麦冬种植8余亩。而取得的收益则拟用于本村人畜饮水工程维修、贫困户受灾帮扶等公益事业。同时,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优先为本村村民提供务工机会,增加本村群众收入。“我家种了2亩麦冬,除了种植和收成的时候会花费一些功夫,平时管理基本不会花费太多精力,而且考察后我发现收益也不错,所以我们对发展麦冬很有信心。”村民舒开文说,如今村里不少人都很看好麦冬产业,这份“新兴”的产业,是新光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希望,也是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杠杆”,带着大伙一起“撬动”小康生活。宝兴这个村种植了一大片麦冬
发布时间:2020-6-6 15:31:34
白癜风需要注意哪些 http://m.39.net/pf/a_6506031.html来源:宝兴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