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昭通地震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系统预警的第14次造成了破坏的地震,迄今中国最大的被预警的地震为年4月20日的芦山7级强震。事实上,大地震之前,往往会有强烈的迹象指向地震发生。年4月25日,南方周末就芦山地震预测问题进行了如下报道。
龙门乡隆兴村,死者王琼的女儿在废墟里。(南方周末记者翁洹/图)
在飞往震区的飞机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宁肯动作稍大,救助的力量要大于灾害的力量。”视察灾情后,李克强要求“科学评估、科学指挥”,在灾区的每次会议上,他都强调要科学施救。
正如总理所言,科学才是第一救灾力。经雅安地震检验,汶川后大幅重建的国家救灾体系显示出及时的响应和强力的动员。雅安救灾同时对救援行动在信息研判、组织调度上提出更高要求。
文
南方周末记者袁端端实习生王悦
在芦山地震前15天,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已在龙门山南段发现“异常迹象”。
在同一条地震断裂带的另一端,五年前的噩梦重现。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连日来,各路地震学家辗转于各个会议室商讨此次地震,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对这次地震“毫不意外”,并早在汶川地震后便已达成共识。
“这么快就来了”
最近的一次强烈迹象发生在地震爆发的15天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龙门山南段进行震情跟踪,团队成员注意到“有异常迹象”。
“地震应力波发生了明显异常,但只是趋势性估计,不能判断地震可能发生的时间。”中国地震局一位内部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原想根据这次异常,在6月的年中会商时,圈定龙门山南段(雅安所在位置)具体的危险区域。但谁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对于这样的预判,不是第一次了。
“从地震学角度来说,绝对不是意外。但国内外专家都不知道什么时间会发生地震。”年4月22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在芦山震区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和他持有相同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如此笃定的判断是基于对这条断裂带的清醒认识。
这是一条致命裂缝。
龙门山断裂带绵延百公里,南起理县、汶川,北至平武、青川,横亘于青藏高原,并切过低缓的四川盆地西北缘底部,形成了世界上最陡峭的山坡及三条深大断裂层。年汶川地震正是发生在这条断裂带上。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首席预报员孙士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里是历史上强震频发的地区。有记载以来,共发生8.0级以上地震两次,7.0级到7.9级地震4次,6.0到6.9级地震11次。近几年他一直忙于“汶川志”历史底稿的撰写,对这些数字印象尤为清晰。
多名专家都记得,“汶川地震后,就有院士判断西南部会有7级余震。”理由是,大地震一般是双向破裂,而汶川地震是单端破裂,龙门山断裂带南部纹丝不动。“就像是大锤子砸玻璃,两端都会裂。”中国地震台地震预报研究所研究员陈会忠说。
中科院院士石耀霖对南方周末记者进一步解释,西南端一段虽然没有在汶川地震中破裂,但却是压应力积累率最高的部位之一。汶川地震的发生,使这里的地震危险加大,“会破裂是必然的”。
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