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曹家齐老师赐稿
原文载《广州文博》第14辑
引用时请注明出处
从驿庵看宋代岭南的陆路交通建置
文丨曹家齐
摘要:宋代潮州驿庵是继漳州之后而为之,虽仅见于潮惠及漳州一线道路,却是唐宋以来佛教因应社会发展,从而在全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创建接待庵院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表现之一。从交通史视角来看,驿庵的出现折射出宋代岭南地区陆路交通建置的动态过程、地方特征,以及与其他历史内容之间的复杂关联。从驿传这一交通建置来看,岭南地区的陆路交通各地区间发展并不同步,亦不能充分体现宋代驿传制度的一般特征,但其又是在整个王朝制度框架下,逐渐发展,并与其区域地位、地理特征及地方社会因素相结合,体现出一定地方特色。
关键词:驿庵宋代驿传岭南交通
南宋末年,丞相贾似道因溃兵鲁港(今安徽芜湖西南),被贬往循州(治龙川,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佗城)安置,途经漳州木棉庵被缢杀的故事,众所周知。关于木棉庵,亦多有识者。此庵虽名为佛教寺庵,实际上是兼具驿传功能的一种交通建置。此类建置一般被称为驿庵(或庵驿)或铺庵(或庵铺),主要出现于福建泉州、漳州至广东之潮州和惠州的交通线路上,成为宋代独有的一种区域交通现象。对于驿庵及相关问题,自然亦有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