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6月16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召开期间,中国扶贫基金会与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万国宫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减贫促进人权”的边会。以下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刘文奎秘书长的发言实录。
▲中国扶贫基金会刘文奎秘书长
年9月25日,个国家元首在纽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正式表决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消除各种形式的贫困是第一个目标。
▲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贫困的广泛存在严重妨碍人权的充分实现和享有。减缓和消除贫困,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
▲“减贫促进人权”现场发言嘉宾(从左至右):国际美慈组织高级主任亨利·范·伊根;埃塞俄比亚母性之本慈善协会总干事黛博拉沃克·迪贝贝;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刘凯阳;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员王小林;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
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中国减贫的经验之一。中国扶贫基金会是一家致力于消除贫困的民间组织。我们在教育、卫生健康、生计发展和灾害紧急救援四个领域开展减贫项目。通过无偿捐赠和有偿服务两种方式,解决贫困人口的困境,提升他们的能力。自年成立以来,我们累计募集了36亿美元资金和物资,惠及了约万贫困人口。
▲“减贫促进人权”现场
在专注于国内减贫的同时,我们也致力于全球的减贫工作。自年以来,我们先后在尼泊尔、厄瓜多尔等1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灾害紧急救援和国际发展援助行动。截至年,累计在国际救灾和发展援助方面投入资金及物资约万美元,惠及30多万人次。目前我们在埃塞俄比亚、苏丹、缅甸和尼泊尔等4个国家设立注册或项目办公室,开展长期国际援助项目。
▲“减贫促进人权”会场现场
我们的减贫项目,让成千上万的国内和国外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获得发展权。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两个受益人的故事:
▲中国扶贫基金会受益人侯欢
第一个是侯欢,她是我们美丽乡村项目的受益人。侯欢出生在第一只熊猫发现地中国四川省宝兴县邓池沟。年的一场地震,将邓池沟村全部震毁,刚刚新婚的侯欢,面对震毁的房屋,只能外出务工谋求生计。中国扶贫基金会在邓池沟实施了美丽乡村项目,通过“扶贫+旅游”帮助村庄规划与建设,把震毁的村庄乡村建设旅游景点,并组建农民合作社,开展经营活动,使得村庄能持续实现发展,从而帮助农户持久摆脱贫困。
▲今日邓池沟的美丽乡村
由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侯欢从外地返回家乡,她当选为合作社理事成员,参加了项目组织的技能培训,从不会电脑的农村妇女,变成了合作社的前台经理,负责物资采购、客源接待、客房管理等工作。项目使她个人能力得到了提升,观念、技能和人脉关系都得到了改变,获得了很好的个人发展。
▲邓池沟美丽乡村客房内景
第二个故事主人公名叫西塞,他是一位埃塞俄比亚小男孩,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他的母亲靠为别人洗衣服挣钱为生,收入不足以养活三个孩子。西塞经常要空着肚子去上课。自从年5月以来,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埃塞俄比亚母性之本慈善协会,共同启动了“微笑儿童”供餐项目,为2,名公立小学学生提供早餐和午餐。现如今,项目已经扩大到了42所学校,4,多名学生从中受益。
▲中国扶贫基金会王行最执行副会长向埃塞微笑儿童项目捐赠
原来因为饥饿不能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西塞,通过我们实施的微笑儿童项目,不但提升了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健康成长的机会,获得了发展的权利。
▲中国扶贫基金会历年受益人情况
侯欢和西塞是我们减贫项目众多受益人中的两个普通的受益人,通过我们的努力,他们的发展权得到了保障,这是中国社会力量为世界减贫做的贡献。在未来,我们将与更多国内外民间组织和企业合作,帮助更多的像侯欢和西塞一样的受益人。
▲台下听众就嘉宾发言内容进行提问
▲刘文奎秘书长及参会嘉宾与台下听众热烈互动交流
中国扶贫基金会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年获得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继年派代表参加第32次人权理事会并在大会发言,今年已是连续第二年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于年3月建立,其前身是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人权理事会是联合国主要人权机构,总部设在日内瓦。
人权理事会共设47个席位,其中亚洲和非洲各占13席,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占8席,东欧占6席,西欧和其他地区占7席。联大每年改选1/3左右的人权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成员每届任期3年,最多可连任一次。连续两任后须间隔一年方可寻求新任期。中国曾在年至年以及年至年担任人权理事会成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