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宝兴县 > 宝兴县政治 > 古蜀国,从岷江源的叠溪出发

古蜀国,从岷江源的叠溪出发

发布时间:2022/3/4 17:48:04

第一次看到“蜀”字,就感到这个字有一种神秘气息。似乎有一束来自远古的幽光在逼视着你,把你带进历史的密林深处。直到有一天,我在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看到一件件奇异的青铜面具,才发现那正是“蜀”字上面凸出的眼睛所发散出的悠远目光。

三星堆纵目面具

记得走过的路,才知道自己的将来。古蜀国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诗仙李白在《蜀道难》开篇即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太白对古蜀国的历史都感到一脸的茫然,大唐多年后的我们岂不更加遥不可及?幸运的是,最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有了重大发现,给古蜀国理出了个大概脉络。但历经岁月变迁,历史故事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完全讲清楚的。

这些年,我经常去阿坝的藏族羌族地区,总要走进岷江河谷,谁知不经意地走进了古蜀国文明,走进古蜀文化的源头。叠溪,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北部,处在从成都去九寨沟的国道G-G最险峻的一段山路上。这里最为人所知的,是年发生的那场旷古地震。殊不知,叠溪正是古蜀国的发祥地。

叠溪海子

初冬时节,我在北上松潘的路上途经叠溪镇。站在壁立万仞的高坡上,俯瞰一池淡绿色的湖水,这就是大地震截断岷江形成的叠溪海子。如今,这里风平浪静,水波不兴。然而,86年前这里却是天地混沌,巨浪翻滚。年8月25日15时50分,在松潘和茂县之间的叠溪地方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地震引起岷江两岸山崩地裂,河道堵塞,形成长达几十公里的堰塞湖。叠溪古城的中心部分在大地震发生的瞬间几乎笔直地向下坠落,呈单条阶梯状下滑了约―米。一座古城消失了,周边的村庄淹没了,数千人在大地震中失去了生命。当深爱你的人痛彻呼唤的时候,你已深深沉入海底。

校场村古街道

叠溪镇所在地称作校场村,现在的校场村是大地震时山体滑坡形成的新台地。清晨时分,我们走在镇子的仿古街道上,街面上偶有几位村民坐在家门口干着手工活,没有丝毫的喧嚣与躁动。我去过大地震后重建的唐山、新建的北川,也去到经历过大地震的美国旧金山、日本神户,似乎地震重创后的地方总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静寂。叠溪年轻的羌族女镇长谢先霞说,这里真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在年大地震后,叠溪在年受到松潘平武大地震的波及,年再次受到汶川大地震的强烈冲击。频繁而剧烈的地壳运动造成这里岩体松动,年6月24日叠溪对面的松坪沟发生了山体高位垮塌,一个叫新磨的村子被彻底掩埋了。过去的这个夏天,在叠溪海子下方几公里处,突如其来的洪水把国道上的岷江大桥急速冲断。站在叠溪镇环顾四周,高山耸立,山势陡峻,反反复复的滑坡把平正的山体划得七零八落,斑驳陆离。我们的车子行驶在山道上,不得不时刻提防滑落的滚石。

在校场村的村头,有一块地震后留下的石刻,上书“蚕陵重镇”。听镇上的人讲,叠溪镇正在申请改名,可能很快要改为“蚕陵镇”。蚕陵,是指蚕丛之陵墓。这下,我们终于回到了故事的原点。这位蚕丛,正是李白诗中的人物,古蜀国的第一代国王。而他,年前就生活在岷江源头的叠溪!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年暑期,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览,再次引起了巨大轰动和世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xingzx.com/bxxzz/1342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90145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