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安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9月18日,一项宁波智慧安防领域的“3D版”实践,在千年古刹天童寺宣告落地。
00:22有了这套“安防一体化管理平台”,天童寺里每处火源都能在监控大屏中一目了然。一旦出现超过66摄氏度的高温,系统还能自动预警,防患于未然。
据悉,这套系统由上海东方建筑设计院和浙江宝兴智慧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在当天举办的浙江省第二届宗教活动场所消防技能大比武前正式亮相。
说起这一智慧安防平台的玄机,宝兴智慧相关业务负责人童浩峰向记者揭秘:“我们做到了对火灾的全息感知,用‘烟感’和‘温感’设备为寺庙装上了‘眼睛’和‘耳朵’。作为烟感设备的火焰探测器,能够识别燃烧中跳跃的火苗;温感设备则采用了防疫期间广泛应用的热成像,每片区域的温度都能显示在大屏上。”
在童浩峰看来,传统的消防系统仅做到“点”和“线”的2D结合,往往要等到火势蔓延,弥漫的烟雾才足以触发警报,错失了最佳抢救时机。如今,集成了火焰探测与温度感知的新技术应用,能通过“点线面”结合起到“双保险”效果。而且,一目了然的展示和“傻瓜式”操作及大地提高了检测的便捷性。
“这套安防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另一大优势还在于可以快速判断火源是否可控。”童浩峰介绍道,“就拿寺庙场景来说,经常有香客焚香祈福,若是以前系统,可能会误把可控的烟雾当成险情,让人不得不花时间出门察看。现在省时省力,只需调动大屏就能一览无余。”
据介绍,为了打造这款3D版安防平台,技术人员下了不少功夫。宝兴智慧团队的小伙伴们提前来到天童寺考察施工,将原有的电线、电缆、摄像头重新布置,并解决了热成像设备、火焰探测器等不同硬件接口不统一的痛点。通过强大的系统集成实力,极大提升了古刹消防能力,既护卫了文化遗产免受火灾的侵袭,又将让来往的游客更有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集“点线面”于一身的应用,或将代表着未来智慧安防的行业趋向,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背景下,未来的智慧安防既能实现“监控”和“消防”的整合,又能与人脸识别、车辆管理擦出结合的火花。
上海东方建筑设计院宁波项目负责人丁媛分析道:“今后,天童寺的智慧安防系统不仅能在浙江其他文化遗迹推广,还能在港口码头、生产型企业、办公楼宇等落地开花,并根据需求设计定制化的技术方案。”
END
文字:严瑾编辑:张波美编:苗雪未
二审:诸新民三审:刘雄飞
特别声明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本号原创稿件
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东南商报
一个共享财智的平台
最后提个醒,腾讯规则改了,不再按推送时间安排公号排序位置,请在下方点个赞或在看,表示大佬已阅,以免与我们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