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薄膜是指在光学元件或独立基板上,制镀上或涂布一层或多层介电质膜或金属膜或这两类膜的组合,以改变光波之传递特性,包括光的投射、反射、吸收、散射、偏振及相位改变。
故经由适当涉及可以调变不同波段表面之穿透率及反射率,亦可以使不同偏振平面的光具有不同的特性。
我国液晶显示行业的迅速崛起为光学薄膜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且受我国易成型装饰材料和触摸屏行业的爆炸式增长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光学薄膜已成为光电产业链前端最为重要的战略原材料之一。
随着我国面板和终端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上游光学薄膜产业及光学薄膜配套产业将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本文所论及的光学薄膜产品主要是以PET薄膜为基材的、具有一定光学性能要求的、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前四类光学薄膜产品。
◤先给大家列举一下光学薄膜产品的范围:1、应用于TFT-LCD平板显示器背光源的扩散膜、增亮膜、反射膜等光学薄膜。
2、整个TFT-LCD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种保护膜、离型膜、光学胶带等。
、应用于易成型装饰材料领域的IMD/IML薄膜。
4、应用于TFT-LCD偏光片的TACPVA等薄膜。
图片来源:合肥乐凯
◤光学薄膜产品基本结构简析光学膜的基本结构如图:
扩散膜
扩散膜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包括最下层的抗刮伤层、中间的透明PET基材层和最上层的扩散层。扩散膜主要起到了雾化的效果。
国内的扩散膜企业不得不提的就是激智科技了,其扩散膜目前全球市占率领先,年扩散膜销售额高达.67万元,占公司年全年营收的近5成。
当然知名扩散膜企业还有许多,如怡丽科姆、康得新、南洋科技、合肥乐凯、长阳科技等等。
增亮膜
增亮膜又称为棱镜片或聚光片,在TFT-LCD背光模块中能够提高整个背光系统发光效率的薄膜或薄片,由美国M公司首先发明使用。
利用增亮膜特殊的棱镜结构,通过折射、全反射、光积累等光学原理,可以使各方向的光线向中心视角集中,进而提升LCD面板的亮度和控制可视角度。
市场上的增亮膜企业主要有康得新、M、道明光学、南洋科技、锦辉光电、友辉光电当然还有之前提到的激智科技。
增亮膜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制造业技术升级发展,终端显示设备的屏幕尺寸逐年增加。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LCD下游的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器、电视以及手机的出货量趋势由迅速增长转向稳定,终端市场需求旺盛。
反射膜
反射膜是LCD背光源模组构成材料的一部分,位于背光模组的最底部,在导光板的下面,其作用是将透过导光板漏到下面的光线再反射回去,重新回到面板侧,从而达到减少光损失,增加光亮度的作用。
涉及反射膜的企业主要有:东丽、长阳科技、南洋科技、东旭成等等;提到反射膜第一个出现的咨讯就是宁波长阳科技和东丽的白色反射膜准里诉讼大战了。
年5月25日,东丽对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诉讼,称长阳科技侵犯了其“CN.2号侧光型背光源用白色反射膜和使用该白色反射膜的背光源”专利,并要求长阳科技停止制造和销售相关产品并进行赔偿。
随后年8月16日,东丽再次对长阳科技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此次又追加了5个品类(涉案产品型号:DJX、DJXB、DJXB、DJXP及DJX00P)。
年2月27日,专利复审委员会就东丽关于上述专利(专利号:.6)宣布全部无效决定。
日本公司通过专利来打压中国公司的例子屡见不鲜。在传统的制造领域中,“养肥了再宰”的动作也是见怪不怪了。然而随着国内企业专利意识的提升,外企想要通过专利进行压制的方法再也难以实行。
ITO膜
ITO薄膜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的导电率、高的可见光透过率、高的机械硬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它是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OLED)、触摸屏(TouchPanel)、太阳能电池以及其他电子仪表的透明电极最常用的薄膜材料。
国内涉及到ITO膜的企业就比较多了,主要的有日久光电、兴业新材、万顺集团、乐凯胶片、康得新、欧菲光、苏大维格、宝兴威、进贤昌达等。
IMD/IML膜
IMD(In-MoldDecoration)是一种在注塑模具内放置Film薄膜来装饰塑胶外观表面的新技术。
目前IMD有两种制造方法,一种是把印刷好的Film薄膜制作成循环滚筒卷状带,安装到注塑机和注塑模具内,象标签Label贴到前模面上全自动地循环带移动式的生产出来;即人称之为IMD。
总体来说因产业发展进程等原因,我国的光学膜市场长期以来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美国M以及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我国国内光学膜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只有数量较少的企业进入光学膜生产领域。我国光学膜行业尚处于成长期阶段,未来进步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
本文运营:王毅挺来源:薄膜新材网注:文内信息仅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