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摩天岭保护站在开展今年第一季度红外线相机监测工作时,发现安放于火地沟区域,海拔米的落叶阔叶林中拍到一段珍稀的大熊猫幼崽视频,时长15秒。
这是继年3月25日、4月4日、4月16日在同一位置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大熊猫视频影像资料之后,唐家河保护区又在同一位置拍摄到大熊猫影像。
△视频:憨萌可爱的野生大熊猫幼崽
视频中的大熊猫幼崽于正午时分步态悠闲、不紧不慢地走到镜头前驻足环顾四周,然后端坐于镜头前,憨萌憨萌的样子甚是可爱。相机也同时记录到一只成年大熊猫,这番携子活动的场景让人温暖。从大熊猫野外产崽期的时间推算,这只幼崽“滚滚”在当时已满一岁。
大熊猫频繁在火地沟出现,不仅有力揭示了唐家河保护区生态环境优越,保护成效显著,也着力体现出红外相机在监测大熊猫等物种调查起到决定性作用。
/2/21
“滚滚”播报
“滚滚”变身防疫宣传员
当众多白衣天使在前线与疫情战斗时,来自四川的漫画创作者们也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对抗这场疫情。他们以大熊猫为形象,创作了一幅幅防疫漫画,科普防疫知识。
成都懒拖拖动漫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简波以自己原创熊猫IP形象懒拖拖为主角创作了一系列防疫动漫作品。在其中一幅漫画里,两只戴着口罩的懒拖拖朝人们走来,身后是大片的竹林。上方的配文表达了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互相分就有余,互相争就不足。”简波希望借用这幅漫画倡导人们科学、理性面对疫情。
在“熊猫老家”的四川省宝兴县工作的付文聪创作了一组名为《熊猫抗疫宝典》的钢笔点画,用大熊猫的形象简洁明了的介绍了疫情期间要勤洗手、少聚会、不串门等防疫基本常识。
跨越山海送“口粮”海外大熊猫食无忧
四川是大熊猫的家乡,也是圈养大熊猫最重要、最喜爱的竹产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多方协力,为旅居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比利时、丹麦等国家和地区的大熊猫送上了公斤的“口粮”。
绵阳海关辖区是四川省唯一的出口鲜竹、鲜竹笋供给源。疫情防控期间,绵阳海关开设了专用通关窗口,启动“绿色通道”。据绵阳海关工作人员贾传宝介绍,海外大熊猫“口粮”的通关时间严格控制在0.5个工作日内,关员直接前往现场进行检疫。“为了减少叶片损伤,鲜竹采伐后很少采用清水进行清洗,这要求我们检疫时更细致,确保这份‘口粮’没有夹带泥土,无病虫害。”
(看熊猫